当期目录 | 2022年第7期
当期目录
主编寄语
关注元宇宙对图书馆的影响
曾建勋
笔谈
祛魅元宇宙
刘 炜,付雅明
图书馆与图情学科携手元宇宙新赛道
杨新涯
从数字到智慧:元宇宙下图书馆的发展与研究
吴 江,陶成煦,贺超城
学术期刊开放融合
双重背景下科技期刊产业链的融合与重构
曾元祥,汪 坤
开放科学环境下科技期刊产业链及其整合研究
苏 静,刘晓颖
国际科技期刊论文开放获取现状比较研究
陈 铭
中美法学期刊开放存取比较研究
许 乐
探索与交流
国外数字包容政策与实践进展研究——以英国、新加坡、新西兰为例
卜 淼
版权视角下图书馆受控数字借阅模式的构建
余 祥,聂建强
基于科研知识图谱的研究侧写生成方法研究与设计
李 娇,孙 坦,鲜国建,黄永文
主编
寄语
关注元宇宙对图书馆的影响
曾建勋
向上滑动阅览
为了谋求企业转型,重塑企业形象,2021年10月美国社交媒体巨头脸书公司(Facebook)更名为 “元宇宙”(Meta)。由此,源于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发表的《雪崩》中的“元宇宙”概念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引爆,各行各业纷纷涌向元宇宙平台赛道,展开元宇宙布局。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商业机构,都极其看中元宇宙在重构社交模式、搭建模拟场景、提供交互平台、变革领域业态方面的赋能作用,旨在构建拥有强大算力和先进硬件支持的创造协作型元宇宙平台。
虽然概念尚未统一,但元宇宙作为第三代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已经显现,作为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虚拟现实技术等多种软硬件技术的集成,其本质上是一个包括“沉浸式体验”“虚拟化分身”“强社交属性”,以及安全稳定的交易系统、用户拥有自主发布权限的虚拟数字化连续空间,其多元化内容、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值得我们关注和警觉。
在元宇宙的热潮中,我们需要持续跟踪元宇宙的发展走势,判断元宇宙对图书馆的颠覆影响,关注元宇宙与图书馆融合后重构的知识价值链和行业生态格局,把握政府、市场所布局的元宇宙发展规划和项目,探索元宇宙在信息服务领域的重要应用场景,进而构建具备现实沉浸感和交融感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体系和运作方式。
首先,需要关注元宇宙将带来的知识生产和交流转型,扫描数字资源的全视角、立体化呈现方式,基于PGC和UGC探索以算力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实现数字资源深度挖掘分析的方法,追踪利用元宇宙模式重新组合知识生产要素,对数字资源产生的颠覆性变革和创新,以孪生化形式构建出一个立体化、多维度、全模拟、超现实、高沉浸的数字图书馆。其次,关注数字资源版权认证与管理的高效实现方式,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可溯源可追踪、公开透明可验证的特点,提供数据确权服务,实现数据权益保护,实现数字资源的价值转化与收益管理,实现数字身份可信任确认,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数据交易和价值分配,打造多元立体的知识仓储和协同创新的知识“集市”,让数据资产化和要素化,释放数据价值。最后,关注AR、VR、MR等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可交流、可触碰、可体验的虚实转化接口,为用户提供深度临场化沉浸体验,形成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映射”和“交互”机制,推动元宇宙在社交、学习、科研领域的创新应用。
目前对元宇宙的布局造势,更多停留在资本概念阶段,不乏存在“蹭热度”的情况。在“万物皆可元宇宙”热潮背后,需要对元宇宙进行“回归理性”的思考,一方面关注趋势走向,利用元宇宙理念,探索用户参与式、交互式、沉浸式体验的数字科研新范式;另一方面摆脱轨道依赖,借鉴元宇宙场景,开创开放、公平、高效、透明、共生的“知识社群”生态,探讨和践行中国自己的元宇宙图书馆。
祛魅元宇宙
刘 炜,付雅明
元宇宙并非纯粹的技术概念,但它的能力完全来自于最新的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除了混合现实技术带来虚拟时空之外,区块链技术给这个时空中的一切数字造物带来了产权属性,才使它得以真正起飞。正因如此,元宇宙的应用并不是仅仅依靠技术研发就能取得成功,必须设计一定的激励机制和道德法规,以及构建相对完善的社会经济系统,才能实现其构想、发挥其价值。图书馆等人类记忆机构在开发元宇宙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空间本身就是通往虚拟知识世界的入口,无数的知识内容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起无数个元宇宙。当前,元宇宙应用还很初级,图书馆应该及早参与、积极尝试,在未来元宇宙时代占有一席之地,以提供与时俱进的、无所不在的知识服务。
引文格式:刘炜,付雅明. 祛魅元宇宙[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7):2-7.
图书馆与图情学科携手元宇宙新赛道
杨新涯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图书馆价值逐渐被读者忽略,另一方面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没有实现数字化转型;而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相辅相成的图情学科鲜少能为图书馆行业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追踪近年来图书馆与图情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可以发现,信息技术促进了图书馆与图情学科发展。元宇宙作为全球性的技术热点,引起学界和图书馆行业普遍关注,笔者认为元宇宙不会成为概念的炒作,甚至可以为图书馆和图情学科提供全新赛道。图书馆与图情学科可携手新赛道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引文格式:杨新涯. 图书馆与图情学科携手元宇宙新赛道[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7):8-10.
从数字到智慧:元宇宙下图书馆的发展与研究
吴 江,陶成煦,贺超城
加快应用元宇宙是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的必然选择。相较于现实世界,元宇宙在空间、文化、场景、产品以及用户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故而,在应用元宇宙过程中,图书馆将在空间、文化、场景、产品以及用户等方面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为此,本文着重从上述五个方面探讨元宇宙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以推动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蜕变。
引文格式:吴江,陶成煦,贺超城. 从数字到智慧:元宇宙下图书馆的发展与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7):11-15.
双重背景下科技期刊产业链的融合与重构
曾元祥,汪 坤
构建协调分工的科技期刊产业链有助于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竞争力。当前,我国科技期刊产业链尚未健全,同时还受数字化与开放科学运动的双重影响。数字化重构了科技期刊出版流程,强化了科技期刊出版的平台化和服务化趋势;开放科学运动催生了OA出版、数据出版等新兴模式,重塑了数据要素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双重背景下,科技期刊产业链表现出主体重合性、再现性、动态变化性等融合特征。可以基于不同出版模式、基于主产业链与次生产业链重构科技期刊产业链,从而构建一条结构完整、功能健全的科技期刊产业链。
引文格式:曾元祥,汪坤. 双重背景下科技期刊产业链的融合与重构[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7):16-25.
开放科学环境下科技期刊产业链及其整合研究
苏 静,刘晓颖
聚焦科技期刊的专业化、集约化、集团化,加快建设具有国际显示度的科技期刊是当前科技出版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引入科技期刊产业链的概念,阐明开放科学对科技期刊产业链的影响,在该背景下剖析科技期刊产业链运行环节及其核心产品与服务,明晰横向一体化内容整合和纵向一体化价值整合的集团化科技期刊产业链整合方式,并提出开放科学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产业链发展的运行策略:一是明确自身优势与定位,强化产业链资源战略建设;二是加强产业主体间合作,推动产业链业务纵向延伸;三是应对开放科学新挑战,助力产业链服务共建升级。
引文格式:苏静,刘晓颖. 开放科学环境下科技期刊产业链及其整合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7):26-32.
国际科技期刊论文开放获取现状比较研究
陈 铭
中国、美国和欧盟是全球OA论文产出的核心力量,在全球视野下探索中、美、欧在OA论文发展上的特征和差异,为未来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及阐释基础。本文基于2000—2021年WoS核心合集收录的OA论文文献数据,利用对比分析法,从多个维度对中、美、欧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OA现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研究发现,虽然中国科研人员在发表OA论文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与美国和欧盟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其中包括OA论文的学科分布结构较不均衡;大量OA论文发表在录用门槛低、具有潜在质量问题的预警期刊上;中国科研人员主导完成的OA论文影响力较低等。未来中国OA论文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我国科研人员更加注重论文的水准,还需要我国相关机构制定系统全面的OA发展规划和相关科研评价体系,为推进我国OA进程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引文格式:陈铭. 国际科技期刊论文开放获取现状比较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7):33-42.
中美法学期刊开放存取比较研究
许 乐
本文以法学期刊开放存取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从法学期刊开放存取的背景、现状与优势,法学类开放知识库的发展进程,法学期刊开放存取的政策扶持与基金资助,法学期刊开放存取的法律保障方面,分别考察了美国和我国的法学期刊开放存取状况。我国应加强法学期刊网站内涵建设,重视法学类开放知识库建设,加强政府机构的政策扶持与基金资助,切实保障作者与读者的合法权益。
引文格式:许乐. 中美法学期刊开放存取比较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7):43-50.
国外数字包容政策与实践进展研究——以英国、新加坡、新西兰为例
卜 淼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数字技术和应用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字包容成为推动公众参与数字生活和融入数字时代的重要战略和举措。本文运用文献调查和网络调查等方法,以数字政府推动数字包容为切入点,系统梳理英国、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的数字包容政策文本和具体实践行动。从加快数字包容政策制定、保障数字设施和设备供给、落实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三方面提出我国推动数字包容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引文格式:卜淼. 国外数字包容政策与实践进展研究——以英国、新加坡、新西兰为例[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7):51-58.
版权视角下图书馆受控数字借阅模式的构建
余 祥,聂建强
为适应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国外很多图书馆采用受控数字借阅这一远程借阅模式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这种新兴模式平衡了读者和版权人的利益,但当前在中国尚不属于法定的合理使用情形,影响了该模式在图书馆的应用。首先结合合理使用的相关理论分析受控数字借阅模式的合法性,然后结合该模式的价值分析图书馆采纳该模式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版权视角下构建受控数字借阅模式的几点建议:在立法中将该模式纳入合理使用范畴;图书馆设定该模式中借阅图书的类型,并采取技术措施严格控制该模式的“受控”环节。
引文格式:余祥,聂建强. 版权视角下图书馆受控数字借阅模式的构建[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7):59-65.
基于科研知识图谱的研究侧写生成方法研究与设计
李 娇,孙 坦,鲜国建,等
针对科技文献爆炸式增长带来的信息获取挑战,本文开展基于科研知识图谱的研究侧写生成方法研究,综合运用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智能技术深度融合领域知识和大规模文献信息,提出基于科研知识图谱的研究侧写系统设计方案,包括领域知识全景图、热点主题分析、重要文献推荐列表、文献发展脉络图、高影响力专家推荐、侧写文档生成与下载等服务功能模块,实现领域内主题结构、文献发展脉络、科研主体等核心内容的多角度挖掘和全景式揭示,提升大规模科技文献的知识发现水平。
引文格式:李娇,孙坦,鲜国建,等. 基于科研知识图谱的研究侧写生成方法研究与设计[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7):66-72.
往期 · 回顾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官网|http://www.dlf.net.cn
邮箱|DLF@istic.ac.cn
电话|010-58882324